
思想本质:语言是洞察人类天性之窗
史蒂芬·平克
播放量


简介
人为什么一激动就爱说脏话?
一个人天生就有五万个概念吗?
新的词语是如何被创造出来的?
一个概念是怎样流行起来的?
为什么人们总是不爱直截了当地说话?
一个人的名字对他的生活有什么影响吗?
语言与人类生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。我们可以利用语言传递信息、游说他人。语言反映了我们对现实的领悟,不仅如此,它还是我们留在他人心目中的活生生的印象,是把人们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纽带。
史蒂芬·平克的《思想本质》将深刻地改变你对语言的看法。平克在这本书中分析了词语的真正含义以及我们应该如何使用它们;展示了我们如何用空间和运动来隐喻更抽象的概念,并揭示了进化历史塑造的人类思想的更深层次结构;还探讨了语言对情感的影响,并向我们展示了语言的全部力量。这本书告诉我们,语言是多么刺激和有趣。
我们使用语言的方式蕴含了我们对时间、空间、事件、因果关系的假设,也蕴含了人类的各种情绪和体验的表达,既有敬畏、厌恶、恐惧这样的负面情绪,也有幸福、自由这样的正面情绪。这些概念和模式构成了人类朴素的知识论框架,使得我们能够认识世界、理解社会关系,并进行社会交流。
平克结合了语言和人性这两个主题,从语言的角度揭示了人性。语言,不仅是思想的表达,也是人性的展示。
摘要
史蒂芬·平克这部跨学科经典以语言为解码器,揭示人类思维与天性的深层密码。书中通过动词框架、概念隐喻等语言现象,论证语言如何编码人类对时空、因果的认知逻辑,既是信息载体,更是心智活动的“基因图谱”。平克以脏话的进化心理学、命名的社会影响等生动案例,展现语言如何受生物进化制约又反映文化变迁。本书融合语言学、心理学与神经科学,提出语言是“人性操作系统”的直观界面,为理解思维本质提供全新范式。从委婉语到网络新词,解析语言如何塑造社会关系,助读者洞察日常交流中的认知密码。平克以侦探小说般的笔触将抽象理论转化为智识冒险,既有学术严谨性又充满阅读趣味。这部豆瓣8.3分高口碑之作,将彻底改变你对“说话”这件事的认知——当我们开口时,暴露的远不止字面含义,还有整个物种的进化遗产与心灵地图。
作者简介
史蒂芬·平克
1954年出生于加拿大蒙特利尔,1976年取得麦吉尔大学心理学学士学位,1979年取得哈佛大学实验心理学博士学位。
1982—2003年在麻省理工学院脑与认知科学系任教,潜心研究儿童的语言学习模式,最终成为麻省理工学院认知神经学中心的负责人。1994年,他的《语言本能》一经出版,就成为轰动一时的畅销书,并入选《美国科学家》“20世纪100本最佳科学书籍”。
2003年开始担任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。2008—2013年,被授予哈佛学院荣誉教授头衔。
2004年,当选《时代周刊》全球100位最有影响力人物。2010—2011年,两度被《外交政策》杂志评为全球顶级思想家。在2013年《前景》杂志“最伟大思想家”评选中,名列第三。2021年,经美国学术影响力网站计算,平克为2010年到2020年世界第二大最有影响力的心理学家。
相关推荐